团学工作

接续奋斗!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

来源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:唐文杰 张强发稿时间:2025-03-07浏览次数:401

3月4日至5日,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热切关注两会盛况,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报纸、网络等多种渠道,积极了解两会动态,认真学习两会精神,并展开热烈讨论。

在学习讨论过程中,师生们纷纷表示,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,特别是在科技创新、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突破,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。

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书记 谢志洋: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迈向“十五五”的关键一年,学院将全面贯彻两会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持续完善“大思政”体系,推进“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”,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牵引,深化教育改革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计算机学院院长 鞠剑平:两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对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。学院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,加强学科交叉融合,在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发力,探索构建“政产学研”融合创新生态,打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新样板。

计算机学院副院长、信息专业教工党支部书记 詹翠丽: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深感使命在肩。将积极对接“教育强国”“科技强国”战略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加强学科交叉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;聚焦新质生产力,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
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李忠明: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重大。报告中强调的“一体推进教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”,为学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、推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,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。

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 方澄:2025年全国两会为团委工作注入了新动力、明确了新方向。团委将积极搭建更多科技创新平台,联合校内专业教师,举办科技竞赛、创新创业讲座等活动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,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支持,助力他们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,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青春力量。

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工党支部书记 袁雪萍: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工党支部书记,我密切关注了2025年全国两会。政府工作报告中“持续推进‘人工智能+’行动,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”的内容,让我深感振奋。这不仅是对计算机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,更为我们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
计算机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、辅导员 张强:两会强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。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,我将积极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支部的思想建设中,引导青年党员树立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。作为辅导员,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,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为实现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。

教师党员 吕毅:两会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,这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。我们将深入学习两会精神,创新教学方式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辅导员 唐文杰: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,深感责任重大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,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不断更新教学理念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,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,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青年教师 王淼:两会对教育的重视让我备受鼓舞。在教学中,我会紧跟教育改革步伐,创新教学方法,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,激发学生创新思维;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,提升自身实践能力,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。

学生党员 邱伊晨:身为学生党员,我时刻关注着2025年全国两会。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视,我备受鼓舞。“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”,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为提升教育质量、培育人才所付出的努力。作为学生党员,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提升自身素质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以实际行动响应两会号召,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。

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 郑凯越:通过关注两会,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高度重视。作为一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,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提高自身综合素质,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,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李沁阳:两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内容让我意识到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。我会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,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,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,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。

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意义深远,催人奋进!计算机学院师生纷纷表示,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,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,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。